近日,“2022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揭晓,北京市政总院共5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申报项目荣获二等奖2项,作为主要参与完成单位申报项目荣获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是我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社会科技奖,旨在奖励在建设行业工作中有重要贡献的组织和公民,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升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的综合技术水平。
第一完成单位获奖项目
01
二等奖
富水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设计与快速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
总院主要参与人员:吴金刚、毕强、马杰、陈明奎、李建林
合作单位: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主要成果:项目以承担设计的冬奥会交通保障项目——京礼高速公路长大隧道群为依托,针对隧道建设面临的碎屑流突发、软弱地层大变形、喷混早期强度不足及回弹率高等3大工程难题,研发了富水碎屑地层大断面隧道安全修建技术、富水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设计与快速施工方法、低回弹早强喷射混凝土技术。研究成果在京礼高速公路5座长大隧道、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16座长大隧道、南京孟北路隧道等工程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石峡隧道北口
突泥突水综合处治
现场回弹试验
02
二等奖
北京新机场陆侧交通设施设计优化及示范应用
总院主要参与人员:和坤玲、李巍、郭淑霞、赵慧、周正全、王玉、李琪、李昱瑾、王军锋、袁蕾
合作单位: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智慧交通发展中心(北京市机动车调控管理事务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安永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成果:项目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研发计划为依托,研发了机场数据采集设备,提出了多源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质量管理与清洗系统,建立了基于多源数据采集的交通设施预测方法,形成了陆侧道路三主三辅的复循环交通系统、车道边分车型分车道的多模式布置等设计技术,并通过驾驶模拟、仿真、BIM等技术,改进了交通标识系统的设计方法。成套设计技术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中进行了系统应用。结合完成的首都机场、昆明机场、桂林机场等工程项目经验,编制了《大型航空枢纽陆侧交通设施设计指引》,填补该类技术标准的空白,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设计方案与建成效果
主要参与完成单位获奖项目
01
一等奖
复杂山地条件下冬奥雪上场馆设计建造运维关键技术
牵头完成“复杂山地条件下冬奥雪上项目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施工运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技术研发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紧密结合,保障了冬奥赛时及赛后交通安全及交通服务品质的提升。
02
一等奖
城市雨水量质协同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与集成应用
主编完成国家标准图集《城市道路与开发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15MR105),参与基于量质协同全过程控制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研究,方法与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03
三等奖
多舱大断面装配式管廊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开发多舱大断面装配式管廊结构分块与连接技术,主编完成广东省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DBJ/T 15-188-2020),参编完成多项相关团体标准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