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政总院设计的东莞梅沙大桥及连接线工程试通车,大桥直连洪梅梅沙单元与西站核心片区,进一步完善水乡交通体系,推动东莞区域协调发展。
雄鹰展翅,再立地标
梅沙大桥及连接线工程西起门前海小桥,东至望洪路,其中桥梁总长590.5米,主桥结构采用两跨对称下承式异型钢箱拱桥,拱顶最高点距桥面达34.4米,桥形如“雄鹰展翅”浮于江面之上。桥梁创新结构自身为力与美的诠释,设计团队将羽翼型拱肋沿桥梁中心对称设置,采用无预拉系杆的拱梁柱固结体系,优化拱圈应力,提高桥体刚度,从而避免主墩使用大型支座带来的检修、更换问题。夜幕下桥体多变的灯光色彩同两岸楼宇、堤岸线夜景遥相呼应,更加彰显梅沙大桥恢弘气势。
畅行通达,融合发展
作为东莞市“五横三纵”骨架路网体系中的一条东西横向通道,梅沙大桥通车后,将有效提升两岸交通效率,缩短绕行距离5公里,车辆运行时速平均提升8%,极大方便两岸居民的生产生活,进一步增强水乡交通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区域融合发展。
基础设施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东莞水乡以“行动力度”提升“民生温度”,架起百姓出行“幸福桥”, 打造民生交通“风景线”。北京市政总院也将持续助力水乡新城“实景图”落地实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及泛珠三角地区建设,不断为高品质、高质量城市建设树立新样板、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