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NEWS
首页 > 资讯
联合主编 | 国内首个站城一体化工程规划设计地方标准即将实施
2023-12-20

为落实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战略,推动站城融合发展,指导北京市站城一体化工程设计有关工作,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国防动员办公室组织制定,北京市政总院与北京市城建院联合主编的《站城一体化工程规划设计标准》(DB11/T 2129- 2023)(以下简称《标准》)将于2024年1月1日实施。

屏幕截图 2023-12-20 174356.png

01 统一标准 填补空白


作为国内首个针对站城一体化工程特性的规划设计标准,《标准》编制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促进站城融合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出了站城一体化工程规划设计相关要求。北京市政总院与编制组成员单位一道,根据站城一体化工程特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经验,聚焦制约站城一体化工程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结合项目的规划设计、行业管理、行政审批要求,在站城功能复合、空间融合、与周边用地整合层面明确规划设计标准,解决了现状相关设计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标准》成果在市政总院承接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丰台火车站交通枢纽等项目中应用。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 配图2.png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


02 建立体系 解决难点


分级分类管控。改变传统单一要素分类管控的形式,分级施策,建立规划指引、总体设计、工程设计三级传导体系,统筹轨道交通和城市各功能部分设计,保障落地实施。


站城融合共享。从景观、交通、市政设施、配套设施、空间融合方面提出规划设计要求。强调公共性,以站为核心,以公共廊道为纽带,以城为节点打造站城一体,明确公共空间、城市通廊等功能融合区域的建筑空间尺度。打破站城界面、用地界限,实现空间和设施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提倡共享同时保留各功能部分的独立性。


刚弹结合指标。围绕规划、绿化、建筑、交通、人防五大核心类型的分项指标进行细化,加强指标间的相互协调,实现指标相辅相成。


专项设计保障。优化配套专项设计,保障工程的安全韧性,在防护设计、 噪声与振动控制、防洪涝、绿色建筑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关键技术创新。提出“连通兼顾防护空间”设防类型,优化防护要求;提出“上盖绿化占比”概念,优化上盖绿化面积计算方法,鼓励通过多种立体绿化形式因地制宜地增加绿量,力求改变人防和绿化指标以往“一事一议”的确定方式。


联合主编单位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上一篇: 北京市政总院“总师讲堂”正式开讲
下一篇: 北京市政总院项目荣获第十三届“创新杯”BIM应用大赛特等奖
信息公开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51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