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北端为钟鼓楼,南端为永定门,全长7.8公里,蕴藏着古都北京深厚文化基底。自建国初期至今,在中轴线风貌重塑提升项目中,北京市政总院秉持古今交融、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有机融合历史风貌与城市需求,克服环境制约等难题,切实提升中轴线周边区域环境,拓展公共开放空间,助力中轴线焕发时代新韵。为此,我们邀请您一同回顾总院与中轴线的故事。
第二期 南中轴路(永安路~珠市口大街)道路工程“一轴贯通”再现风采
南中轴路鸟瞰效果图
南中轴路(永安路~珠市口大街)道路工程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是传统中轴线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南北向长度约523米,东西范围实施宽度为70-110米,是遵循北京老城整体布局,融合道路交通、景观绿化、历史文化的街廓整体空间改造提升项目。
01 打通“御道”断点 重现历史风貌
南中轴路建成后中轴御道实拍
作为最后一段按规划实施的中轴线道路,根据文物部门研究成果,设计于道路中央铺设10.14米宽中轴御道,石材用料、铺设方式严格按照中轴线的历史资料标准实施,打通了御道步行的最后“堵点”。在中央御道两侧设计2米宽绿化带,种植高大的国槐,形成林荫漫步道,保证中轴视廊通畅。工程竣工后,再现了“一轴贯通”的历史景观,与北京传统中轴线壮美的秩序融为一体,为千年古都呈现了崭新画卷。
02 传承历史文化 留住街区记忆
南中轴路建成后实景
突出古都文化特征,营造林荫休憩节点空间。以富有街区生活记忆的典型场景为线索,提取皇家祭祀、胡同民俗等文化主题,在地面铺装、城市家具及小品装饰设计中,运用青砖、木材、汉白玉等传统建筑材料,以灰白为主要基调,搭配中国传统文化纹样及图案,呈现简洁、古朴、大气的景观效果;结合北京传统园林造景的经典植物进行绿化设计,形成空间有序、景观协调、风貌完整的街廓空间体系。
03 交通仿真“引路” 慢行系统畅通
南中轴路建成后实景
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基础上,从到达、接驳、引导、通行、休憩等方面保障慢行交通环境。通过优化断面、机非分行、增加过路信号灯等“硬件”保证通行安全,运用交通仿真平台调优交通组织、信号配时“软件”,大幅提升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服务水平;“一杆一策”,将道路两侧林立的杆体整合为智能综合杆,60%的整合率有效提升了道路空间使用率,并为其他各类智慧设施预留空间和通信接口,实现对城市公共设施的精确化管理和城市资源的高效利用。
04 有机更新理念 留住老城温度
南中轴路建成后实景
将有机更新的理念融入老城保护和文化传承。项目建设过程邀请居民为道路改造、老城保护提意见建议,结合设施消隐、管线综合、多杆合一、胡同整治等多项民生措施,构建全龄友好街区、共享共融的城市空间。林荫漫步道及休憩节点吸引了周边居民和游客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留住胡同记忆和老城温度。
南中轴路(永安路~珠市口大街段)项目在满足道路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了对遗产环境和景观环境的优化提升,充分展示城市历史遗存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展现了首都严整壮美的空间秩序和中正和谐的景观形象,为推动北京老城复兴和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部分图片来源自清华同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