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NEWS
首页 > 资讯
探索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新模式 | 北京市政总院承接的苏州街一体化改造项目竣工交付
2025-02-05

近日,北京市政总院承接的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一体化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式竣工交付。该项目同步实现地铁出行、回迁安置和便民服务多重目标,成功探索出轨道交通与城市更新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新路径,持续助力城市更新项目落地实施。


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与海淀南路交界处东南角,紧邻地铁10号线、16号线苏州街换乘站,建设内容集“住宅楼、地铁设施、商业配套”于一体,是海淀区2024年重点民生工程。

封面-1.jpg

项目位置图


01 集约用地,合理规划同步建设


为保障苏州街站设备房及换乘功能空间需求,满足建设施工需要,项目组与规划部门综合考虑苏州街站东南象限用地开发指标,统筹用地规划,采用“轨道+”的开发模式,在0.62公顷的狭小场地内利用地铁上盖同步开发了商业、公共服务和住宅功能,成功实现“合并用地、综合功能”的轨道一体化开发创新模式,成为北京首个棚户区改造和地铁一体化建设结合项目。


02 统筹需求,综合多种建筑功能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地铁功能与开发功能的深度整合。设计平面布局综合考虑地铁换乘、商业公服配套、住宅等多种功能,结构体系充分共构。竖向空间上,实现地铁、地下车库及配套商业互联互通、有机融合,确保地铁和居住社区无缝衔接,让居民充分享受“门到门”的便捷生活体验,民生工程一体化设计综合价值显著提升。

 

03 城市更新,赋予社区新动能


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6793平方米,更新改造后区域内新增广场、绿地约2500平方米,同时配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商业3000平方米,有效改善该区域城市形象,补齐周边片区缺乏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短板,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条件。

2.jpg

项目剖视效果图


04 巧控风险,上下同步逆作施工


项目在北京城区首次采用上下同步逆作法施工的施工方案,解决了施工场地狭小、风险大及周边环境复杂的难题,利用竖向支撑体系承担整个结构在施工期间的全部荷载,确保差异沉降满足结构安全需要,有效控制基坑变形及对周边环境影响,上下同步实施,提高施工工效,降低项目成本。

3.jpg

项目建成后实景照片

上一篇: 北京市政总院主编的两项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下一篇: 悉述2024 | BMEDI年度盘点
信息公开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51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