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数智赋能城市创新·协同共治发展蓝图”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在武汉圆满召开,大会正式发布“2025智慧城市先锋榜”评选结果,北京市政总院设计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东莞配套松山湖水厂一期工程智慧水厂项目,从全国300余项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优秀案例一等奖。
中国智慧城市大会创办于2001年,由中国测绘学会联合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中国遥感委员会共同主办。大会聚焦技术赋能、城市治理、空间价值激活、生态协同创新等智慧城市发展前沿领域。大会设立的“智慧城市先锋榜”,被视为我国智慧城市领域的风向标。
项目介绍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东莞配套松山湖水厂一期工程智慧水厂项目
松山湖水厂一期设计规模为110万立方米/天,是国内一次性设计、建造、交付规模最大的智慧自来水厂。项目以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智慧水厂标杆为目标,聚焦高效节能、低碳环保、安全可控和智慧赋能,实现了水厂的精细化过程控制、低碳化安全生产,智慧化高效运营,为水务行业智慧水厂的设计、建造及运营提供了新范本。
01 高效节能
通过高效设备选型,采用智能加药系统、水量平衡及水泵智能调度系统,运用机理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预测模型,精确预测未来进、出厂水量,并对水泵机组进行灵活调整,提高了供水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稳定性,预计节省药耗10-30%,降低水泵运行电耗5-20%。
02 低碳环保
引入微模块机房、超融合数据中心、全光网络等先进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0吨/年,节约上万米金属网线;建筑屋顶光伏平均年发电量约14.7万度,减少对传统能源依赖;融合设计智能配电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和智能通风系统,最大限度地挖潜能耗空间,为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03 安全可控
首次在水行业创新设计智能监盘及预警系统,利用水厂工业大数据构建数理模型,对工艺流程及设备进行健康度的实时可量化评价,提前预警故障征兆,辅助安全生产。结合数字孪生系统、机械健康诊断系统、智能安防系统、UWB人员定位系统及WIFI覆盖系统,建立水厂安全管理的全景式、立体化防控体系。
04 智慧赋能
提出“5+2”的智慧水厂架构模式,构建智慧运营管控平台,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智能分析,报表/报告的智能生成,设备/工艺的智能预警,人员的智能监督等智慧化管理方式,真正实现人员、设备以及业务全在线,大大提升工作效率,用智慧赋能数智化的运营模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