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19日,北京市政总院第七届科技交流周成功举办。本届科技周以“七秩向新 智越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城市更新、数字智慧、绿色低碳、韧性城市等多专业、多领域技术创新成果,共同探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为基础设施行业的创新升级与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共筑美好城市未来!
论坛回顾
科技成果转化论坛
论坛聚焦于将“金点子”转化为驱动业务发展的“新引擎”。与会专家结合“新材料研发与路面技术”“智慧供热系统与平台”等典型案例,分享了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的实践经验。从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数字技术与传统热力系统深度融合、轨道交通设计产品化等多个维度,探讨了构建“设计—研发—产品”全链条转化模式的有效路径,并强调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重要性,为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向产品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城市更新论坛
论坛内容紧扣解读顶层政策、分享焕新实践、探索实施路径三大要点。与会专家从政策层面入手,阐述对北京市城市更新的顶层设计的认识与理解,结合街道、老旧工业园区等案例,分享了资产化运营视角下空间与文化融合的价值焕新经验。此外,围绕城市体检、生态修复等具体实施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为业界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模式。
数智论坛
论坛从政策理论、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等多维度,探讨数智融合的必要性与实施路径,与会专家重点展示了“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桥梁承载能力评价系统、AI辅助BIM模型搜索、智慧排水信息化平台等一系列数智化产品的落地成效,为应对复杂市政基础设施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智慧解决方案。
绿色低碳论坛
绿色低碳论坛系统性地探讨了城市绿色发展的多元路径。与会专家分享了城市污水处理领域的厂网一体化降碳增效技术、建筑能源领域以多能互补和智慧调控为核心的零碳园区方案,深入剖析站城融合模式下的区域能源战略与能效提升策略等,为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提供重要的实践参考。
韧性城市论坛
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是当前城市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与会专家围绕北京市在韧性城市建设方面的探索路径与发展蓝图,重点介绍了基于智能化感知体系的城市风险监测预警技术,阐述该技术在城市生命线系统中的具体工程应用;分享了总院通过量化评估防灾能力、强化关键结构等措施,有效提升道路网络抗灾韧性的实践经验,助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应急响应与处置效率。
板块论坛
本届科技交流周同时开设道路交通、水资源与环境、勘察、轨道与地下空间、规划与建筑、工程总承包板块论坛。与会专家齐聚一堂,深入探讨行业共性难题,积极分享一线实践经验,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中激发创新思维。科技交流周作为一个开放、共享的高水平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各专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了常态化交流机制,注入了强劲动力。
七十载砥砺前行,北京市政总院始终坚持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科技需求,以前瞻性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导向,在国家战略落地和行业技术发展中发挥智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