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16号线工程线路示意
2022年12月31日,由北京市政总院作为设计总体总包单位完成的北京地铁16号线南段(玉渊潭东门站~榆树庄站)开通试运营。至此,16号线总运营里程达45.38公里,高效连通了海淀、西城、丰台区沿线重要城市功能区,在促进区域发展,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及改善市民出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自2011年开始,北京市政总院全程参与了16号线三段工程的建设,本次开通的南段工程全长14.2公里,设站10座,实现换乘车站4座。
一、“建轨道就是建城市”一体化推进站城融合
延续16号线北段、中段工程采用的站城融合理念,南段工程将地铁车站与周边建筑功能、景观环境“消隐”“融合”,一体化设计使站点从功能单一的“交通基础设施”变身为“幸福生活空间”。
1、丰台站——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设计
丰台站是集客运专线、城市公交、轨道交通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乘客从地下二层可换乘国铁,通过地下一层可换乘地铁10号线。国铁旅客换乘地铁无须二次安检,提高通行效率,优化换乘体验。
丰台站及周边配套效果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丰台南路站——“轨道交通微中心”一次建成
作为地铁9号线、16号线的换乘站,车站设计与周边地块充分结合,形成地上地下共9万平米的综合利用空间;地铁的部分出入口、风亭及便民服务附属设施,延伸至一体化建筑楼座和商业下沉广场;通过构建多元立体的活动场所和人行路径,将片区内商业、商务与社区配套中心连接,形成一体化功能区,丰富市民生活方式,促进区域功能完善。
丰台南路站与地块建筑一体化结合效果
(图片来源: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小细节”服务“大民生”
1、便捷舒适的通行设施
车站设置上下行扶梯、大运量垂直电梯,安检机和出站闸机错开布置,提高乘客使用舒适度;设置双向进站闸机,灵活应对突发情况;宽通道闸机方便用轮椅、婴儿车和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出行。
宽通道闸机
2、美观开敞的站内空间
车站内无障碍电梯采用透明井道、透明轿箱,站台层楼扶梯下三角用房尽量低矮,让站厅和站台更通透开敞;站厅公共区建筑立面对称美观,设备终端布置整齐划一。
站厅公共区建筑立面
3、人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
细节设计充分考虑乘客体验。卫生间引入航空港标准,不设门的入口环保卫生;用明快色彩和标志区分性别的卫生间更加醒目。每座车站的客服中心均设置高、低售票平台,方便不同群体乘客使用。室外无障碍电梯顶部设“透明雨篷”,在保证通透性和小体量的同时,为乘客挡风遮雨。
色彩醒目的卫生间
高、低售票平台
无障碍电梯“透明雨篷”
三、“绿色低碳设计”,服务安全高效运营
提升站内净空,便于运营检修。采用棚顶综合管廊和无吊顶装修,在两侧边跨将灯具、广播等终端与棚顶管线深度整合,并作为装修表皮;中跨裸露的结构顶板让视觉更加通透;简约的传统中式装饰纹样勾勒于纵梁与顶面,突出“古韵京廊”主题,造型简朴优美。
东管头南站
看丹站
丰台南路站
榆树庄站
清水混凝土结构的地面亭,自然沉稳、绿色环保。车站出入口地面亭延续站内装修风格,采用“清水混凝土+玻璃”的形式,简洁大方、通透明亮。
16号线出入口地面亭效果
系统设计高效节能,减少运营费用。列车采用微机控制自动驾驶ATO曲线,始终保持最佳运行状态,节省电耗。地下车站采用屏蔽门式空调系统制式,较闭式系统夏季运行节能约30%,全年节能约23%。全线应用中压逆变型再生电能吸收装置,再生电能反馈平均比例约8%,每套装置日平均节电约70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