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十届第一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评选结果公布。在本届评委会评选出的44个获奖工程中,由北京市政总院设计并主申报的安徽合肥王小郢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除臭降噪工程成为唯一的水工业工程获奖项目。
王小郢污水处理厂是我国“三河三湖”环境保护重点区域——巢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先期启动工程,“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示范工程。项目设计规模30万m³/d,在不新增建设用地的条件下,依托重大科研成果,对污水厂进行“水泥气声”四位一体的全方位提标改造,在水质标准、绩效考核、低碳水厂建设等多方面取得创新成果。施工期间,污水厂不减产,出水标准不降低,实现厂区周边居民环保零投诉,打造“厂城融合”典范。
出水标准创新
根据巢湖水体水质特征,提出污水厂主要出水指标达到地表水IV类水标准限值,投产时为全国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市政污水厂。经多年稳定运行,在国内首次实现大型市政污水厂出水TN小于5mg/L,COD、TP、氨氮等主要指标日均值达到地表水III类水标准限值,显著减少排入巢湖的氮磷和有机污染物总量。
考核指标创新
综合技术的可达性和项目的经济性,开创性地提出高排放标准条件下的污水厂月均值考核体系,以及满足环评排放要求下的多指标联控出水模式,兼顾项目对环境的贡献率和合理经济投入。科学确定考核指标的边界条件,结合水质组分和水温变化对COD和TN实行分级考核。当进水中溶解性不可降解COD值大于20mg/L时,采用高锰酸盐指数≤10mg/L作为有机物的考核指标;出水TN浓度考核值为≤5mg/L,当污水水温低于12℃时,按照一级A标准考核等,为全国城镇污水系统提标提供了经典范例。
绩效考核创新
聚焦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注重管理创新。在满足环保考核标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出水水质分级进行考核奖励的方式,实行“优水优价”,鼓励运营单位主动进行挖潜增效,科学合理地解决了高排放标准、工程项目对水环境的实际贡献与合理的资金投入之间的关系。
引领“低碳污水厂”建设
有效利旧改造,节约工程投资。贯彻落实“双碳”目标,建设光伏发电设施,实现环保设施土地资源利用与清洁能源开发深度融合。近三年光伏年均发电量超过1000万度,满足污水厂四分之一以上电耗,光伏新能源自给率居国际领先水平。
示范效益显著
本工程入选生态环境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授予的第一批“向公众开放的全国环保设施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被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委联合认定为“第二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办公室评选为“城市水污染控制领域典型工程示范及推广工程”,入选合肥市中小学教材《森林课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王小郢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除臭降噪工程的创新实践及相关科研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和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等奖项。污水厂的稳定运行为安徽省环保厅颁布的《巢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4/2710-2016)地方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撑,指导了本流域后续30余座、总计处理规模超过 400 万m³/d的项目建设,为巢湖水环境改善作出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