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消费片区鸟瞰图
承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国际会展消费片区城市设计工作以来,北京市政总院联合同济规划院、中国建筑院开展方案深化整合。秉持“绿色、共享、韧性、智慧、幸福”的交通愿景,从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智慧交通三方面完善综合交通设计,相关成果已纳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国际会展片区(会展一期)规划综合实施方案。目前,实施方案已公示,相关建设前期工作正在推进。
道路交通:高效均衡,时空场景化动线管控
快速集散:新增并扩能改造高速服务节点,形成“一横三纵”高速网、“两横五纵”地方道路网、7座立交节点,保障大兴国际会展片区(会展一期)高峰期约8900辆机动车的安全便捷出行。新建10条内部道路,形成疏密有致的道路网布局,确保大兴国际会展片区(会展一期)与周边高速路网及地方道路共同构建高效均衡、多向集散、多点衔接的路网结构,为全日13.2万人次客流提供交通保障。
便捷落客:在四个方向分别为各类交通提供便利落客点,提升参展人员体验感。实现客货分流,分时分空间动态管控客运、货运,同时设置510个客货车共享车位,有效节省停车占地规模。
不同客群道路来源及落客示意图
轨道交通:多层次、强连通,提升区域辐射能力
轨道交通为骨干:构建由城际铁路、区域快线、城市轨道交通组成的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依托大兴国际机场、礼贤站等交通枢纽,以点带面、以面携城,打造会展片区30分钟、45分钟、60分钟交通圈,覆盖北京、天津、河北雄安新区等热点地区,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轨道交通新格局。
“无缝、无感”接驳体验:通过捷运接驳线路,24小时保障会展片区与大兴国际机场接驳需求,实现10分钟会展-机场直达服务,相较于小汽车出行,时间成本下降约33%。
30、45、60分钟交通圈示意图
智慧交通:重联动、强管控,与轨道交通协同互补
交通综合管控:打造会展片区交通智慧服务管控大脑,提供对会展片区交通态势掌控、出行预测、事故事件联动处置、交通管理决策等的智慧化服务。
无人驾驶:完善“车、路、云、网、图”基础设施建设,探索落地接驳系统和场馆公交线路无人化示范,全面提升出行体验。
智慧交通示意图
无人驾驶线路示意图
无人驾驶设备图
竞赛阶段联合体单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崔愷、徐磊、高庆磊、金海平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吴志强、章琴、俞晶、吴钰宾
Fuksas Architecture S.R.L.
Fuksas、Piercarlo、张帆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方恒堃、吴昊灵、刘源、刘彦琢
城市设计整合深化阶段联合体单位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吴志强、章琴、俞晶、吴钰宾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崔愷、徐磊、高庆磊、金海平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方恒堃、吴昊灵、刘源、刘彦琢
特此鸣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组织。感谢北京科技园拍卖招标有限公司成功的招标组织工作。
注:本设计方案目前为阶段成果,项目持续进行中,以最终落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