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北京应急先锋榜样人物发布活动在北京广播大厦举行,北京市政总院高级工程师劳尔平荣获2024年北京市“应急先锋年榜人物“荣誉称号。“应急先锋·北京榜样”先进典型推选活动旨在评选出为北京市应急救援事业发展、安全生产事业改革发展以及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北京市政总院始终积极践行国企使命,充分发挥综合技术优势,服务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工作,为建设韧性城市贡献总院智慧。
事迹介绍
01 信念坚定,一线踏勘不畏难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灾情严重时,劳尔平与团队第一时间奔赴房山区青龙湖镇,对大石河沿线27个村庄逐村踏勘,排查受灾情况。受灾现场洪水漫溢,通讯信号中断,发生次生灾害概率高。为了能早日开展重建工作,劳尔平与团队每天徒步十几公里进行现场调查,梳理汇总各类关键数据。作为《水毁项目灾后重建技术标准-排水》的主要参编人,她先后到4个郊区县参加了44处安置点、14条道路抢险恢复重建工程,以及20条道路抢险设计咨询,为确保灾后重建项目的顺利推进贡献了技术力量。
02 系统钻研,力克泥石流难题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灾情发生后,劳尔平主动请缨奔赴一线,调查巴塘路沿线泥石流冲毁情况。面对现场泥石流治理难题,她基于对泥石流形成机制的研究,提出了“物源形成区生态恢复+流通区设拦挡坝拦截大颗粒+堆积区下游清水洪峰穿路+出口降速消能入河”综合性治理方案,从设计到施工全程配合,力求每一项治理措施发挥最佳效果。实践成果充分证明,这些治理措施不仅为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实防线,更为玉树地区生态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持。
03 预防为主,创新防淹涝方案
工作中劳尔平始终将“预防与应急并重”作为防洪设计的原则,强化预警预测能力,力求在规划之初就消除隐患,并预先制定风险点应急预案。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周边河网密集,为避免项目建成后隧道淹涝风险,劳尔平和设计团队提出了平原地区隧道防淹涝建设新路径,创新隧道洞口防淹涝水位分析方法,制定运营阶段应对各种降雨突发状况的防淹涝应急预案,充分践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预防为先”理念。